(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6月25日,作为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三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CPHI&PMEC China 2025)同期的重要活动之一,“合成生物从中试到商业化生产发展趋势交流会暨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合成生物及生物制造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成功召开。这一活动由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主办,CPHI&PMEC China、珐成制药系统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来自国内合成生物学相关的科研机构、药企、协(学)会和相关设备工程公司的负责人和高管40多人参会。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刘卫战、秘书长徐述湘参会并致辞,会议由协会副秘书长李维主持。
会上,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主任庄英萍教授当选为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合成生物及生物制造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宜昌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商清海、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小宾、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酶制剂平台总裁李玉强、珐成制药系统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常虎、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贺利雄五人当选为该专委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苏州沃美生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超当选为该专委会第一届秘书长。该专委会聘任珐成制药系统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程松为常务副秘书长、赫拉迪克(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昕为副秘书长。
(6月25日,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合成生物及生物制造专业委员会在上海正式成立,从左至右:李维、徐述湘、刘卫战、庄英萍、李超、程松)
在随后的主题演讲和交流环节,会议聚焦合成生物从中试到商业化生产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邀请了三名知名专家学者做主题分享和交流。
(头豹上海研究院医疗行业首席孙榕在演讲中)
头豹上海研究院医疗行业首席孙榕以“全球生物经济重构背景下, 合成生物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为题,全面分析了合成生物技术的定义、市场发展、应用场景、规模预测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环境和前景;深入探讨了合成生物技术的多学科融合性、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她表示,预计到 2028 年,我国的合成生物技术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443.1 亿美元,地域上主要聚集在“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但目前产业链条中,重要核心的高端装备开发和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任重道远。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主任、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协会合成生物及生物制造专委会主任委员庄英萍教授做主题演讲)
庄英萍教授在题为《生物反应器助力智能生物制造》的演讲中,深入探讨了生物制造与合成生物学的紧密联系。她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合成生物学在医药、美妆、食品和工业生物材料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开发进展和广泛应用,并以红霉素、燃料乙醇等生物制造过程的智能优化调控的成功应用案例,强调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对绿色生物制造的重要性以及智能生物反应器在高效生物制造中的关键作用。
(瀚海新酶CTO 杨广宇的在做主题演讲)
瀚海新酶CTO 杨广宇的演讲题目是《合成生物学的黄金时代 - 以人工智能辅助的酶定向进化与产业应用为例》。他主要探讨了酶作为生物催化体系的核心“芯片”,在合成生物学中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智能如何通过蛋白质语言模型、结构预测模型和功能优化模型等技术手段,为酶工程科学领域带来重大变革;展示了人工智能在酶分子设计与改造中的应用案例,包括肌酸酶的稳定性优化、环糊精酶的多指标协同进化等,为与会者呈现了合成生物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
当前合成生物学的底层技术突破正改写医药、医美、食品等行业的产业基因,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合成生物及生物制造专业委员会将恪守“创新为笔、协作为墨、务实为纸”的行动哲学,将实验室的“分子蓝图”转化为生产线的“实物产出”,致力于破解中试到商业化瓶颈,让技术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健康中国的“增量动能”,务实推动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制造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参训指南 】 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无菌药品先进制造工艺及技术培训”,7月9-11日与您相约烟台
【出海考察】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筹划组团考察印尼、越南制药产业活动,共同探讨出海适宜路径,欢迎报名